脫色劑50問之試驗篇(三)
2018-07-17 09:39:30.000
1. 脫色劑樣品拿到了怎么做實驗?用量多少?
答:脫色劑實驗室小試步驟:
(1)用燒杯取適量廢水(500ml左右),調節PH值7-9之間(若廢水的pH呈酸性,可加堿或石灰調節);
(2)脫色劑稀釋50倍(即2%的溶液濃度),聚合氯化鋁(PAC)稀釋50倍,聚丙烯酰胺(PAM)稀釋1000倍;
(3)向廢水中加入稀釋后的脫色劑溶液,攪拌,再加入PAC溶液,再次攪拌,最后加PAM溶液,攪拌,靜置;
(4)觀察上清液色度是否滿足要求,如不滿足,調整投加量,重復第三步操作;
(5)根據試驗數據計算每噸廢水中脫色劑和其它助凝劑的用量。
注:建議脫色劑用量為污水量的萬分之一至萬分之四,PAC用量為污水量的萬分之二至萬分之六,PAM用量為污水量的百萬分之五至百萬分之十(即5~10PPM),具體視廢水色度和處理工藝而定。
若您在試用中有任何問題,歡迎致電銷售經理或400-880-0827。
2. 脫色劑大試的步驟?
答:脫色劑大試步驟:先在加藥設備中稀釋好所需的藥劑,根據小試的結果來調整加藥流程,有生化過程的,投加在生化池出水口和二沉池前;若無生化過程的,直接加在加藥池中,根據沉淀池的出水色度調整藥劑用量,直到滿足排放或回用的標準。
3. 處理一噸廢水需添加多少藥劑?
例如:滿足上清液色度要求的脫色劑用量為0.2‰,PAC用量為0.3‰,PAM用量為0.005‰,則處理1噸水需添加脫色劑0.2kg,PAC 0.3kg,PAM 0.005kg。
4. 藥劑的投加順序有要求嗎?
答:投加順序不要顛倒,應先加脫色劑EC-MT,再加聚鋁PAC,最后加聚丙XI酰胺PAM,有試驗數據表明投加順序顛倒后脫色劑的用量可相差20%左右。
5. 為什么工廠大試的效果沒有實驗室小試效果好?色度和用量都稍偏高?
答:試驗時用燒杯量取廢水(水量應在200ml以上,這可減少與大試時脫色劑用量的誤差),盡量不用試管做小試,因廢水在比色管的色度比在燒杯中的要小6-10倍。大試時藥劑用量可能會比小試的略多些,這是由運行系統的誤差引起的,屬正常情況。
6. 為什么COD值比處理前更高?
答:若廢水的上清液有發白現象或上清液的COD比滴加前高,都說明滴加脫色劑過量,需減量滴加。
相關新聞